5月12日,姜文的《鬼子来了》。5月14日,杨德昌的《一一》。5月16日,李安的《卧虎藏龙》。5月20日,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年前的戛纳电影节上,它们在短短一个星期里轮番首映。除此之外,几乎所有中国大导演都在2000年拍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那是21世纪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电影令世界惊叹的一年。
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除了梁朝伟获得影帝外,《花样年华》还摘下最佳技术大奖,杨德昌凭借《一一》摘下最佳导演,姜文凭借《鬼子来了》摘下评委会大奖。换句话说,除了Bjork主演的《黑暗中的舞者》拿下了最佳影片和影后之外,7个最主要的奖项被中国电影拿走了4个。
而在奥斯卡战线上,李安的《卧虎藏龙》狂揽10项提名,最终拿下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指、最佳原创配乐,这也是华语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不仅如此,两位中国独立导演的代表人物娄烨和陈果,也都分别在2000年捧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苏州河》和《榴莲飘飘》。
《苏州河》摇晃的镜头和细碎的呢喃,让人们恍然发觉原来中国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同时这也是周迅第一次挑大梁担任女主角,并一人分饰两角。
而《榴莲飘飘》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又在金马横扫7项提名,开启了贯穿陈果职业生涯的“妓女三部曲”,并把22岁的新人秦海璐送上了金马影后的颁奖台。
同样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还有贾樟柯导演的《站台》。这是他的成名作《小武》扬名海外之后的第一部新作,总算不用拉好朋友来剧组帮忙的贾樟柯,第一次以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的方式来拍片。
20年之后的今天,本世纪一不小心就过去五分之一了,这样的辉煌却似乎没有任何重来的迹象。在展望下一个20年之前,Voicer想透过以下3部2000年的华语电影巅峰之作,重温属于那一年的种种惊喜、巧合与奇迹。
《花样年华》
王家卫第一次拍熟龄爱情
《花样年华》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是王家卫在香港以外的地方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一部电影。这虽然已经是他导演生涯的第7部作品了,却是王家卫第一次完完全全地把故事的焦点,放在一对熟龄男女身上——在此之前,他故事里的主角,大多是那些游移在都市夜晚里的“边缘年轻人”。
# 脱胎于《北京之夏》#
许多人都知道《花样年华》和《2046》有些渊源,却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其实在1997年,王家卫曾有一部新片叫《北京之夏》。片子分成3个故事,其中一个就是关于1960年代作家的。在仅存的海报上,梁朝伟身处天安门广场,其余主演还包括张曼玉和金城武,传言王菲和窦唯也在演员之列。
直到王家卫在北京拍摄一段时间后,拍摄许可证依然拿不到,最终电影以夭折告终。也正是因为《北京之夏》项目的终止,泽东电影公司必须拿出另一部电影给片商交待。于是,王家卫便把《北京之夏》剧本里男主角每天买云吞吃的细节放大,衍生出《花样年华》里作家周慕云的故事线,乃至后来《2046》的情节。
# 片名渊源 #
《花样年华》的中文片名,来自1940年代歌星周璇的代表作《花样的年华》,这首歌也在电影里透过录音机播放过。而在西方更广为人知的英文片名《In the Mood for Love》,则源自1930年代的英文歌《I'm in the Mood for Love》。
# 旗袍真相 #
《花样年华》的美术指导张叔平,也是王家卫的老班底。同样是营造1960年代氛围,张叔平觉得当初《阿飞正传》的美术做得非常规矩讲究,到了《花样年华》想换个自由点的风格,“发发癫”。于是,他让张曼玉身上令人眼花缭乱的旗袍成为电影视觉核心,故意追求“一种俗气难耐的感觉”,没想到上映后,观众反而都被张曼玉穿旗袍的样子迷倒了。
# 疯狂的王家卫 #
王家卫是个没剧本的感觉派,这早已人尽皆知。但在拍《花样年华》时,他还有过一些更疯狂的想法:原计划片中所有角色,都由张曼玉和梁朝伟来扮演,包括男女主角的另一半、房东,乃至路人甲乙,最后因为操作难度太大,他才勉强放弃了。
另外,王家卫始终没决定什么时候会拍到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最终时间实在不能再拖下去,还是张曼玉主动要求,他才增拍了一段她身穿绿色旗袍,坐在那儿独自流泪的画面。
# 漫长的制作 #
《花样年华》拍了整整15个月,但都是断断续续的。梁朝伟对着吴哥窟的石洞倾诉心事的画面早已留名影史,众所周知这一段并没有张曼玉的戏份,但张曼玉为了见识一下吴哥窟,还是跟着剧组去了拍摄地。
《花样年华》的魔力在于,初看之下或许你会觉得,不过是一段小情小调,究竟好在哪里?随着时间不断发酵,它可供挖掘的伏笔和秘密,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有趣。
如果没有疫情,《花样年华》今年本该在戛纳电影节上播放4K修复版,庆祝20岁生日。好在透过这么多的影像和花絮,我们依然有机会去重温这份无声胜有声的浪漫。
《卧虎藏龙》
李安心底的江湖气
早在开拍之前,李安和《卧虎藏龙》这个故事,就已经默默“纠缠”了近十年。九十年代初,他从好莱坞回台湾拍《饮食男女》,偶然发现了《卧虎藏龙》的原著,读完便下定决心将它搬上银幕,于是派了人去谈版权,而自己则先投身于导演《理智与情感》的工作里去了。
李安当年的意气风发,是可想而知的。《卧虎藏龙》的小说作者王度庐那时已被遗忘许久,书也早就不流行了,看似没有任何IP价值,更何况这个故事还曾被拍成一部没什么水花的台语片《玉娇龙与罗小虎》。谁也没料到,不久它会成为整个西方无人不知的中国武侠故事……
# 给玉娇龙的情书 #
李安在采访中曾经非常直白地表示,《卧虎藏龙》中亮眼的女性角色,是他投入这个项目的最大原因。更准确地说,原著中桀骜不驯、锋芒毕露的玉娇龙,直接促使了他做出翻拍这个故事的决定。
“从个人角度,李慕白和俞秀莲与我是同一类人──好讲道理和团体行动,一介平民奉公守法,后来成为榜样,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但我的兴趣在玉娇龙身上,我真正的梦想是探索她的世界。”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执念,向来喜欢掌控一切的李安,反而为玉娇龙留足了空间,无论是心怀江湖的大小姐,还是跃起拔剑的浪荡侠女,她的每种面相都有着挥之不去的神秘感。
李安最初钟意的玉娇龙人选是舒淇。在她因为种种原因辞演后,机会落在了当时拍完《我的父亲母亲》还是个新人的章子怡身上。
为了配合她融合了纯真、欲望和杀气的多重特质,李安甚至调整了剧本。换句话说,如果当年舒淇如约拍了《卧虎藏龙》,它或许就是另一部电影了。
# 竹林打斗的灵感 #
李慕白和玉娇龙身穿白衣,在竹海之中无比轻盈地过招,恍如蜻蜓点水的桥段,是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部分。李安的御用摄影鲍德熹能够凭借《卧虎藏龙》成为第一个拿下最佳摄影的中国人,这段充满水墨画意境的画面也功不可没。
其实,这场竹林打戏在画面和整体意境上最早的雏形,来自李安非常崇拜的一位前辈胡金铨导演1970年的经典黑白武侠片《侠女》。
而在原剧本中,这段至今令人回味的“名场面”其实只是单纯的打斗,并没有我们今天隔着屏幕感受到的暧昧感。李安也是在拍摄过程中,被李慕白和玉娇龙之间一边压抑、一边释放的荷尔蒙气息所启发,才在成片里增加了意乱情迷的效果。
# 反武侠流行文化 #
《卧虎藏龙》上映后便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反响。林怀民在纽约见到李安时,第一句话就是“周润发藏得真好啊”。
比起1990年代兴盛一时的商业武侠片,《卧虎藏龙》显得过分冷静和内敛。在塑造李慕白这个角色时,李安其实是在诠释自己心里的大侠客形象,他对周润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含蓄一点,“藏”起来。
在《卧虎藏龙》横空出世之前,中国武侠在好莱坞是一种喧哗形式大过内容本身的流行文化元素。而无论是谭盾谱写的配乐,马友友担任主奏的大提琴,还是片中惊鸿一瞥的松涛和青山,李安在每个环节上的精良制作,都为一度被“脸谱化”的武侠文化,重新找回了精神内涵。
《一一》
杨德昌最后的告别
《一一》从很多层面来说,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它既是杨德昌导演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把他送上戛纳最佳导演领奖台的巅峰之作。整整三个小时的长度里,它并没有展现太多大起大落,看似琐碎地描画着东方家庭里里外外的众生相,却成为BBC评选为21世纪最伟大的100部电影之一。
透过全片温和到挑战人的耐心的镜头语言,你可以体会为什么杨德昌选择在拍完《一一》之后收山:他想表达的平淡也好、真实也好、沉重也好,都在这部电影里痛痛快快地做到了极致。也正因为片子太过忠于自我表达,加上杨德昌对台湾电影的发行生态被少数人把持的情况非常不满,担心草草上档,就此很快牺牲,于是干脆不在台湾上映。直到多年后他去世了,《一一》才以纪念他的形式在台湾上映。
# 为什么叫一一 #
《一一》的故事开始于一场非常复杂的婚礼,而落幕则是一场相当简单的葬礼,中间波澜不惊地穿插着几代人、几段爱,从结构上似乎已经呼应了片名这两个字的含义。
杨德昌自己还曾经如此解释,“这部电影讲的是生命,描述生命的各个阶段,作为作者,我认为一切复杂情节说到底都是简单的。命名为《一一》,就是每一个的意思。”
巧妙的是,当这个中文片名纵向打在银幕上时,两个“一”字会变成“二”字,形成了不同的意思。《一一》的英文片名被翻译为“A one and a Two”,也是来源于爵士乐演奏前以“A one and a Two”来数拍子的习惯。在杨德昌眼里,生命的调子恰恰就像一首爵士乐曲。
# 孩子的照相机 #
电影里的小主人公洋洋,受爸爸的影响爱上了照相机,他觉得人只能看到一半的事,看到前面,往往就看不到后面。于是他开始拍摄各种人的背面,用孩子特有的单纯又古怪的视角,捕捉周围的生活。
透过洋洋这个角色,我们渐渐可以明白导演更深的一层用意:越是小孩子的眼睛,越能看出大人看不到的一面,而有时候这恰恰就是事物的真相。
千禧年这阵华语电影高峰过后,商业片一夜崛起,技术的更迭逐渐取代了故事本身的人情味。2006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正面撞上了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崇拜黄金的年代,谁来关心好人?”贾樟柯曾经略显悲哀地说,“如果挣不到票房,就当为艺术电影殉情了。”
谁知又过了十来年,王家卫依然在拍,侯孝贤依然在拍,姜文和娄烨也依然在拍……中国电影有了《一代宗师》、《刺客聂隐娘》……后来的毕赣和刁亦男也正在渐入佳境。
奖项和票房是电影圈的事,但电影属于坐在下面的每个观众。老电影真的很美好,新电影也总会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