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就是我的职业。”——Fran Lebowitz

能让马丁·斯科塞斯专门拍纪录片的人不简单,看高分纪录片《假装我们在城市》耗费7集的奢侈长度,只为记录Fran Lebowitz的海量碎碎念,你就知道,语言是她的最强武器。听毕一席话,总能让你感觉,谢谢,有被内涵到,但也有被理解到。

这年头,懂道理的人不少,敢说实话的却不多。Fran能靠着不留情面的辛辣语言征服世界,或许正是因为,真话刺耳,却十足有益身心。


01 《假装我们在城市》

Who is Fran Lebowitz?

她七岁自称无神论者,高中被学校开除,十八岁从纽泽西的小县城闯进纽约,一边讨生活一边读书写作,被安迪·沃霍尔聘为《Interview》的专栏作家。她出版过讽刺散文,也写儿童读物,哪怕后来三十年没出书了,她依然用演讲的方式影响着文化圈。


01 Fran和她的代表作《都市生活》

02 22岁就登上了《Interview》封面

然而,对Fran Lebowitz来说,她做得最久也最出色的终身职业,还是死忠纽约客和都市观察家。都市生活魅力无穷的乐趣和苦楚,全都凝缩在她呛辣够味的金句里。

Fran可以不写书,却不能不说话。在这个倡导不要judge的时代,Fran十年如一日地judge一切,坚信区分好坏和说出真实感受的重要性。

“年轻一代没有我这样的人了……他们对别人要么挑剔得要命:我讨厌你的发型,去死吧!要么赞美得过分:你好棒哦,继续加油。而我一般会说,发型烂?不该死,写得烂?我拜托你收手吧。”

作为行走的金句库,她对大都市和这个时代的意见,多到够开世界巡回演讲,你却没法在Clubhouse遇见她,因为Fran没有手机、不用电脑,彻底拒绝互联网。

但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拉上这位幽默大师,开设专属房间,70年的人生智慧,一次性惊喜放送。

大都市生存指南

对于准备闯荡大城市的年轻人,Fran的第一条建议很实在:记得带够钱,越多越好。1970年代初到纽约,Fran随身携带两百美金“巨款”,她以为,这就足够解决生计问题了???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初来乍到,记得带够钱

不论哪个年代,大城市的房租、物价都是引力无限的神秘黑洞,吸空你的口袋,撕碎你的存钱计划。好在Fran没被高昂的生活成本吓退,她开过出租车,做过清洁工,还写过情色小说(虽然只赚了40美金)。

入不敷出几十年后,Fran掌握了都市生活的奇迹所在:

Fran的第一间公寓,奢侈地选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同样的价格,朋友们在治安混乱的下东区能租到四室一厅,而她的小单间却没浴室也没暖气。

不过Fran却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我始终觉得虽然贵点,但是值得。我不是大手大脚的人,但该花的钱必须花。”朋友问起理由,她耸耸肩,“至少我不会被人强奸了。”


01 在纽约住了50年Fran才终于买房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作死方法千万条,走路低头第一条

“纽约街头每天竟然没有几万人被撞死,太神奇了。整个城市只有我会看路。”

Fran对这个移动数字时代的最大烦恼之一,就是现代人已经忘了怎么走路。街道上遍地低头族,烦人的花样层出不穷。人流中突然停步看手机,大厅里埋头疾走回信息,马路上骑车看屏幕不看路。


01 via Andrea López Celedón

“从前纽约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没错,那时候街上有很多讨厌的人,但每个人都知道,两个人迎面走过时,各自朝旁边让一让。现在的人不这样了,他们不会让,因为他们在玩手机,又或者因为他们的整个世界除了他们就没别人了。🙄️”

对此,Fran不止一次生气地表示,她要起草一份宣言,就叫《假装这是座城市》,意思是:哪怕目中无人,也请稍微注意,还有别人和你一起生活在这呢!都市的八百万种死法里,至少我们可以避免撞死对方这一种。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大都市里没有爱,也没有恨

“在纽约,我们有数不清的形形色色的人,许多人彼此憎恨,但很少人暴力相向……我们这里有一些现在不常听到的东西:宽容。”

小城市关系亲近、人情复杂,分手升官摔个碗,一天传遍整条街。相反,大都市冷漠得多,一个人的雀跃和心碎,都很容易被车水马龙淹没。但就像Fran说的,“纽约最棒的地方在于,人们彼此独处。”

这里有太多和你不一样的人,不喜欢你,也不在乎你。你会孤独,也会因此而自由,可以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热门概念全破解

蔚为壮观的吃草风潮席卷全球,健康升级的脚步早就势不可挡。但如果你割舍不下碳水和糖分的邪恶快乐,没关系,Fran前来解救你的养生焦虑。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养生约等于贪婪

健康产业日吸万金,Fran一早看破内在的消费陷阱,“养生就像是额外的健康,现在不生病都不够了,还要活得养生,而这种养生你得花钱买。”

当然,荣登过名利场最佳着装榜的Fran,还顺便嫌弃了这种毫无时髦可言的新流行。


01 Fran Lebowitz's signature look

“现在纽约大街上,大约三分之一的人都有瑜伽垫,仅此一点就够让我远离瑜伽了。带着卷起来的小垫子走来走去,真的是……以前的纽约可时髦多了!”


01 当年Fran身边的时髦女郎如今都成了传说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极限挑战是对现实的逃避

作为《纽约时报》的忠实读者,Fran对于旅游板块里假期里的各类极限挑战活动尤其困惑。在她看来,顶着严寒、缺氧和雪崩危险的攀登,简直就是早年战争时期的战俘死亡行军。

听完你可能会生气,别急着,辣评之后,Fran给出的建议真诚又省钱:“我觉得现实生活已经充满挑战了,不需要去寻找那些异想天开的挑战了。”换句话说,用心生活的人,就已经足够勇敢了。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变老不坏,省心又自在

现年70岁的Fran,从来不为变老而遗憾,“小时候我这样讲话,大人管这叫顶嘴,现在我这样讲话,大家管它叫公开演讲。”

Fran不做美容保养、没有容貌焦虑,年岁沉淀出的智慧和个性,时刻闪闪发光。


01 Robert Mapplethorpe为30岁的Fran留影

01 70岁的Fran

而如果你还在担心变老,Fran还有一剂安慰灵药:


01 反正也没钱了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快乐永远不罪恶

“人们的罪恶乐趣(guilty pleasure)总是某种非高雅艺术的享受,但那只是乐趣而已……除非你的乐趣是出去杀人,否则我不觉得罪恶。”

不论你是为了多喝一杯奶茶又少做一天运动而自责,还是因为把书单里的《百年孤独》偷偷换成《五十度灰》而羞耻,对于现代人一边享受快乐,一边自我批判的别扭行为,Fran觉得实在没必要。在Fran看来,快乐不容易,快乐很伟大,不需要硬拗什么高深意义,快乐就是做一件事最充分的理由。


01 是玩具枪啦!

人生烦恼一招除


01 Fran家有至少20个书架

一天能读书9小时的资深书虫Fran,有超过一万册宝贝藏书。这种没用还费钱的爱好,自然逃不过生活的拷问。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没用的爱好能不能放一放

选购公寓时,Fran才发现,她的经济状况负担不起放得下这么多书的房子。房地产经纪人的灵魂发问,散发着熟悉的味道:“你买不起这么大的公寓,为什么不找个仓库把一些书存起来呢?” 总之一句话,现实当道,爱好能不能先让一边?

而Fran总是理直气壮地回答,“如果我有四个孩子呢?你难道会说,你负担不起四个孩子的住房,为什么不把其中两个放进储藏室呢?”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如何区分你喜欢和你擅长

太喜欢做的事,不见得是你应该追求的理想,这是Fran深入纽约艺术核心领域几十年后的经验之谈。

对于如何处理内心涌动的创作热情,在曾经出版的书中,Fran的建议堪称致命打击:“很少有人具有真正的艺术才能,越努力可能越令人不快,如果您有躁动不安的对写作或绘画的强烈欲望,只要吃点甜食,这种感觉就会过去的。”


01 BTW这个唯一喜欢写作的优秀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oni Morrison
Fran Lebowitz's life lessons
人生一错再错怎么办

如果我早点懂得我现在懂的事情,就不会犯那些错误了——也许你也有过此类念头,那么Fran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不是说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停止犯错,反而你会发现:真不敢相信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还好,Fran也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再犯错,不能说明你是个多么差劲的人,只能说明我们都是普通人,总有不擅长做的事。


01 《纽约客》评论道,纽约真正不会变的只有Fran Lebowitz

Fran不是完美榜样,不总说正确的话。她觉得体育运动是男人才喜欢的幼稚游戏,纽约应该禁止游客进入,而公共场合禁烟则根本没有道理,但她也承认,人只能理解跟自己同个时代的人和事。

她意见多多又容易生气,内在其实是一颗深爱世界的心,总有期待,才总会失望。就像纽约,是她个人吐槽大会的永恒主咖,但她也不愿离开纽约。在纪录片中,斯科塞斯问Fran,那愤怒有没有用?她说,其实什么都无法改变。

不过犀利了半辈子的Fran,至今仍保留着反叛精神,不轻易妥协。大概因为,保持幽默,保持愤怒,保持对生活的警觉,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不一定能改变什么,但刺痛之后,总会有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