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巴巴在山洞门口念了一句咒语:“芝麻开门!“洞门应声打开。山洞里堆满了绫罗绸缎、金银财宝,让人眼花缭乱。如今,只要打开淘宝,一样能感受到阿里巴巴当时感受到的那种眩晕。
近乎无穷无尽的选择罗列在面前,商品社会的丰饶富足以一种近乎赤裸的方式呈现。11.11、6.18、9.9……这些原本平平无奇的日子如今成了全民狂欢的节日。首页的推送日常揣摩着你的喜好,有时聊天里刚刚提及的物品就出现在推荐里……这一切叫人目眩神迷。
有一个俄罗斯女孩也深深地沉迷于淘宝,她甚至还专门为淘宝办了一份杂志。
有一天,我照例浏览杂志订阅服务Stack Magazine的杂志推荐,突然一本镭射封面的杂志一下攫取了我的注意力,封面上用中文非常显眼地写着两个大字“孤单”。
Stack本就不常推荐中文刊物,而在阅读完内容简介之后,我的好奇心更加熊熊燃烧了起来:这本名为《芝麻开门》的杂志是一本关于淘宝的独立杂志!
杂志里的各个策划都有趣极了,既有猎奇类的淘宝相亲、淘宝心理咨询、买家秀VS.卖家秀;也有相当实用的部分,例如教你如何用在淘宝上购买的小物在八人间宿舍里维护隐私。
除此之外,在这本杂志中还可以看到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对老龄化问题的探讨……
无论是每天都使用淘宝的人还是对淘宝一无所知的人,都能在这本杂志中获得奇妙的阅读体验。而最令我意外的是,这本关于淘宝的杂志,居然是由一个俄罗斯女孩发起的项目。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芝麻杂志》的主创Sasha,一起聊了聊她对淘宝的迷恋和困惑。让我们念出咒语,一起钻进淘宝光怪陆离的世界吧!
考虑毕设主题的时候我正好在刷淘宝
Voicer: 你为什么会想做一本和淘宝有关的杂志?
Sasha: 我出生在俄罗斯,成长在靠近中俄边境的地方,所以从小到大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后我在莫斯科的艺术院校学习,第二学年完成之后我想要在中国找份实习,正好当时有一个在北京的实习机会,我就开始在北京的一家设计公司Lava Beijing(微信公众号:LAVABeijing)实习了。
来到北京之后,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也就正式地搬了过来。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正式接触到了淘宝,拥有了自己的淘宝账号,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沉迷淘宝,我在淘宝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了!
在中国工作了几年之后,我决定回到莫斯科,把剩下的学分修完。在考虑毕设主题的时候,我正好在刷淘宝。当时我就觉得,我的确对淘宝非常沉迷,而且淘宝上有太多太多有意思的东西了,用淘宝作主题说不定能做出有意思的东西来。
我同时也对出版物的设计很感兴趣,所以两者相加感觉太合适了,所以我就决定做一本关于淘宝的杂志,也就有了《芝麻开门》的第一期。
我的一些朋友和老师从一开始听说我要做淘宝这个主题就非常兴奋,因为他们听说过有关淘宝的江湖传闻。不过也有一些人没听说过,所以和他们解释淘宝究竟是什么也费了一番功夫。他们看了我做的杂志之后都觉得太神了,居然还有这种东西存在!
婚纱和婚戒都是淘宝买的
Voicer: 你还记得你第一次用淘宝的经历吗?
Sasha: 我刚刚搬到北京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用淘宝。我心想这应该也难不到哪里去,但是实际上外国人要注册淘宝账号非常非常麻烦。因为我们没有身份证,只有护照号,注册的系统又不认护照号,所以总是陷入死循环。所以我到北京9个月之后才终于注册成功,拥有了我的第一个淘宝账号。
当时我正好刚刚搬到新住处,所以我为新家买了一堆东西。我在淘宝买的第一件东西是一个浴帘。淘宝上可以买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经常挑着挑着就迷失方向了,越比较越迷茫,但还挺享受的。
Voicer: 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一天大约花多少时间刷淘宝?
Sasha: 不沉迷的时候每天也至少十几二十分钟吧,沉迷的时候可就不好说了,几个小时打底吧。
Voicer: 说说你在淘宝上买过的最奇怪的东西吧!
Sasha: 也不能说是奇怪吧。我的婚纱是在淘宝上买的。而且最厉害的是,那条婚纱非常合身,完美适合我的体型,简直像量身定做的一样!我的结婚戒指也是在淘宝买的。我在线下店试好尺寸之后在淘宝上买的,价格比线下便宜很多。
Voicer: 天呐,你太懂了,你真的掌握了淘宝的正确用法!
真假和孤单
Voicer: 目前《芝麻开门》出了两期,第一期有关“真假”,第二期有关“孤单”。你是如何确立这些主题的?
Sasha: 第一期我想要把主题定得比较宽泛一些,更好理解一些,所以就定了“真假”这个主题,因为前几年淘宝上还是有很多山寨的,在淘宝上购物的时候心中时常会产生疑问:这是山寨还是正品?所以我觉得这可能会是一个好的主题。在做第一期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淘宝上的商品其实都和孤独感有关,我当时就觉得这可以成为第二期的主题。我们这一代人在各个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寻求减少孤独的办法,而淘宝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幻想通过买某一些商品能够减轻我们的孤独感。
Voicer: 《芝麻开门》第二期是一个集体项目,向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吧!
Sasha: 我回到北京之后,和Lava Beijing的同事们说了我做的这个关于淘宝的项目,我们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都很喜欢淘宝,所以大家对这个想法都很有热情,所以《芝麻开门》就从我的个人项目变成了整个工作室的集体项目。
整个工作室连带我们的实习生都一起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这不再是我个人的构想,而成为了一个集体成果,所以从成品上来看,第二期也比第一期好上很多。
每年我们都会做一些自主项目,我们之前还做过一个叫summer studio的项目,就是邀请年轻的设计师来我们工作室做一些自主项目。我们也在想,第三期也可以邀请一些酷的年轻设计师来合作。
淘宝相亲
Voicer: 我很喜欢第二期杂志里的一个策划:根据你的淘宝推送去相亲。一男一女根据对方的淘宝推送内容判断对方会不会是自己想要约会的人,太有意思了。
Sasha: 两年前我们办了一场线下活动来宣布第二期《芝麻开门》的主题,也开始公开征集内容。在那场线下活动上,我们办了一场基于淘宝推送的相亲大会。来参加活动的人彼此查看对方的淘宝推送,看看对方是不是适合。
我会的,她看起来是一位单纯又时尚的女孩子。
我会愿意和他约会吗?一个喜欢自行车的男生,我不知道。
Voicer: 我觉得这个想法其实很高明,因为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很有可能数据比你更了解你。大数据的这种洞察虽然有点吓人,但说不定在你寻找另一半的时候会出乎意料地有用呢?
Sasha: 哈哈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淘宝推送的确能够反映你的本质,因为毕竟那是基于你的使用记录推送的。如果你频繁地搜索某样东西,淘宝就会给你推送它。所以它可能能够折射你当下的状态,但未必能代表你的全貌。
淘宝心理咨询
Voicer: 杂志里还有一个有趣的部分是你们在淘宝上买了四个不同城市的远程心理咨询服务,你们是怎么会想到这个策划的呢?
Sasha: 这可能是第二期杂志里我最喜欢的部分。以前在淘宝上可以买到虚拟男友服务,我们在第一期杂志里就有稍微提到过这个服务,本来打算在第二期里展开,可是后来却发现“虚拟男友”这个关键词已经被屏蔽了,这个策划就告吹了。
不过在搜虚拟男友的时候,我们无意间发现了恋爱咨询服务,我们觉得这个说不定能比虚拟男友更好玩。我们找了四个不同所在地的店家,东南西北各一个,因为我们觉得他们的回答中说不定会反映出某些地域性,但结果发现好像地域并没有影响。
这些恋爱咨询服务给出的建议非常不同,太好玩了。我们编了一个情境:一个男生恋爱之后仍然感觉孤单。我们让一个演技很好的实习生扮演这个角色。
淘宝的心理咨询师都很有好奇心,也都很把自己当回事,有的时候又非常直接,毫不掩饰地要咨询者赶紧付钱。有一个人直接说:“如果你多付点钱,我就能多告诉你点东西。”
不过有些建议还挺好的,比如“你要更加浪漫”。这种话非常简单直接,但有的时候你就是需要一个人来提醒你这一点。
淘宝美学
Voicer: 你觉得淘宝有自己独特的美学吗?
Sasha: 有!最先开始我被淘宝所吸引的原因就在于它非常独特的视觉,尤其是那些非专业卖家的店。有的时候会偶然地看到一些卖农副产品的店,他们做的视觉太鲜明了,我非常喜欢他们做的东西,满满当当用了各种特效和鲜艳的颜色。所以在第二期《芝麻开门》里,我试图模仿他们的视觉风格,而且实际上做这种设计是很难的一件事。
Voicer: 可以想象做“淘宝风”设计对你们来说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你们都是专业的平面设计师,淘宝上的“土酷”平面设计风格几乎是和你们接受的训练背道而驰的。
Sasha: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基本上每一部分内容都会由一个外框圈住,这个就是受淘宝平面设计启发的。他们经常会在图片上加上五颜六色的框框,尤其是减价促销的时候。
Voicer: 如果想要还原淘宝平面风格,有什么可以遵循的设计规则吗?
Sasha: 第一条淘宝平面设计规则就是:没有规则!他们会用很多黄色和红色,字体要粗,他们也很爱用渐变效果,看了要让人有些头晕。
写给淘宝的情书
Voicer: 你们的杂志是不是卖得还挺不错的?
Sasha: 卖得是还行,第一册印了150本已经卖完了,第二册印了300本,目前还剩一点点。
Voicer: 《芝麻开门》也很受国外读者喜欢吗?
Sasha: 我觉得可能还是需要向国外的读者解释一下淘宝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那些好玩、奇怪的商品其实大家都看得懂,人站在书架上展示架子的牢固程度那种照片大家都觉得好笑,但我们除了这些好玩的图像之外也想深挖一些别的文化相关的内容。
一旦我们和国外的读者解释清楚什么是淘宝之后,大家都会明白这本杂志好玩在哪里。Amazon就没有这种文化,和淘宝完全不能比。如果我有一天要离开中国离开淘宝的话,我一定会感觉很伤心。
Voicer: 这让我想起第二期杂志里的一封写给淘宝的情书。
Sasha: 那篇文章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她几年前搬去了柏林。离开中国以后她非常非常想念淘宝,所以听说我们在征集和淘宝有关的内容之后她就说她要给淘宝写一封信,好好地抒发一下她的悲伤。
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
Voicer: 你是如何看待现在淘宝上层出不穷的各种购物节的?
Sasha: 我的确觉得有些失控了,现在购物节太多了。最先开始,双十一这个概念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个为孤单的人发明的反情人节节日。孤单的人应当多购物来让自己好受些,听上去好像有点逻辑又好像有些不成立。
我觉得我们要对消费主义更加警觉一些。因为这些促销打折,很多人会买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我自己也是消费主义的“受害者”。
有的时候我在网上买一个很小件的东西,但是却装在一个很大的盒子里从别的省寄过来,我觉得过度包装和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其实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现在在认真考虑戒淘宝了,说不定下一期可以做一个“戒断淘宝”的专题。我还没想好该怎么操作,是不允许在淘宝上买东西,还是连看也也不能看。要是连看都不能看一定会戒得很辛苦,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这么彻底地“惩罚”自己。
Voicer: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你的淘宝使用习惯有影响吗?
Sasha: 三四月份的时候因为出不去,所以我的确在淘宝上买了很多东西,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发现每隔几个月淘宝都会办一个新的购物节。我觉得这个很“鸡贼”,但是我还是买了很多东西。而且现在淘宝的折扣机制太复杂了,有各种券啊会员啊之类的,我根本搞不清楚。我就在页面上一顿乱点期待能便宜掉一些。
下一步要做些什么?
Voicer: 第三期杂志的主题想好了吗?
Sasha: 想好了,第三期的主题是“责任”。仔细想想,我们在淘宝上买的东西很多都和责任有关,育儿产品、宠物产品、办公用品……等等等等。快递对他们寄送的东西有责任,开店的人也有他们的责任。负责任的消费也可能是一个主题。我们现在正在和Stack Magazine联系,他们想要在订阅盒子里加入我们的杂志,也会协助我们印刷。预计会在明年春天面世,印刷量可能在3000本左右,和第二期的300本相比算是很大的跨越了。
刚刚付完双十一尾款的你,是愈发热爱淘宝,
还是已经下定决心要逃离消费主义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