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几乎任何一个跟着爸妈去过北京的中国儿童,都有过一张霹雳可爱的天安门留影。
就算没有,你也一定学过《我爱北京天安门》,并把这段激昂活泼的旋律永久地刻入了脑海。
无论对于爷爷奶奶辈、爸爸妈妈辈,还是生于 80s、90s、甚至千禧年代的你我,“天安门” 都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文化意向。
它或许是你咿咿呀呀学会的第一首儿歌,或许是你歪歪扭扭简笔画里的第一座雄伟建筑,还或许是你寒暑假里出游记忆中最兴奋、隆重、难忘的一张。
而对于从1970年代末开始,随着激荡的流行文化涌入中国的摄影师、艺术家、电影人、摇滚乐队、设计师们来说,天安门是他们探索和感受中国、继而开始理解我们的文化的第一站。
正值国庆,和Voicer一起透过流行文化史上最硬核的天安门留影,回到故事现场,重温这个在你我童年里闪闪发光的超级地标✨
01. Andy Warhol & Christopher Makos 1982
在这张1982年秋天的天安门合影上,波普教父 Andy Warhol 带着一脸他惯常的拘谨神情,身旁站着的则是为他拍过许多许多私密照片的好友兼贴身摄影师 Christopher Makos。
受年轻的商人 Alfred Siu 邀请,原本只计划去往香港的 Warhol,近乎惊喜地被带到了北京。
除了金色头发略显扎眼,他看上去和普通游客并无太大区别,而这恰恰是这次意料之外的旅行中,最令他回味无穷的地方。
空旷的长城、红旗轿车、北京饭店、王府井百货,以及一张张东方面孔和他们身上色彩克制的穿着……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个新世界。
他飞快地喜欢上了以游客的身份观察北京,“我喜欢中国文化胜过喜欢我们的文化。它更简单。我喜爱清一色的蓝衣服,我喜欢每天穿戴同样的东西。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我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设计同一件衣服。”
早在1970年代初,他对毛主席肖像的再创造,就已经引起了巨大波澜,但在整整十年之后,路上行人大多并不清楚他的来头,仅仅因为他在外貌上的不同而略微注意到他。
尽管根据 Warhol 的回忆,他画过大概有 400 张毛主席肖像,但亲眼看见天安门上高挂的原作,还是令他和 Makos 深感震撼。Makos说:“我们实际上都认为这幅原作比他的要好得多,真实的肖像更令人着迷。”
同时,方方面面透露出开放气息的北京,忽然之间显得既古老又年轻。
无论是成箱的可口可乐、字体考究的户外广告,还是酒店里的门童小哥,都被他以Warhol式的重复拼接方式记录下来,成为他艺术生涯非常重要的灵感来源。
02. Yves Saint Laurent 1985
1985年,即将迎来品牌25岁生日的法国时装大师 Yves Saint Laurent,也因为自己的时装展览来到北京,而有机会在天安门前留下了一张带有他经典姿势的留影。
和 Warhol 一样,早在亲自踏足中国这片土地的10年前,Yves Saint Laurent 就已经把中国传统服饰里繁复绮丽的元素,放进了自己的高级定制时装系列里。因此,他这次把自己的回顾展带给中国的年轻人,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重访”。
这场由传奇时装编辑 Diana Vreeland 担任策展人的精彩展览,把 200 多件 Yves Saint Laurent 的档案藏品运来了中国美术馆,几乎囊括了所有他职业生涯里分量十足的设计,大名鼎鼎的蒙德里安裙系列就在其中。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而我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启发。比起卖衣服,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来中国展示我的艺术。比起开店,我更渴望能对这里的人们有更长期的影响,也希望这次展览能给中国的设计师们带来一些新的想法。”
逛了故宫博物馆,也听了京剧的 Yves Saint Laurent,显然达到了他的目的。经过这次声势浩大的展览,“伊夫·圣·洛朗”的名字在中国新崛起的时装迷心中就此扎根。
03. Alain Delon 1987
法国一代万人迷Alain Delon,同样在1980年代来到中国,不同的是,身穿红色运动服的他,像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骑着凤凰牌自行车穿梭北京城,而巴黎的新闻杂志《Jours de France》则全程记录了他的北京之旅。
当时已经年过五十的Alain Delon与中国最大的缘分,或许在于《佐罗》。
这部1975年的法国意大利合拍片,上映后反响非常平淡,但在1979年,这部电影经过上海译制厂的配音,成为了当时少数在中国上映的西方动作喜剧,达到了家喻户晓的流行程度。
除了和所有西方名人一样逛故宫、爬长城、吃地道的中国馆子,Alain Delon还非常开心地尝试了一把中国式的穿着,对北京风土人情意犹未尽的他,随后又顺势去了趟上海。
04. Christian Dior 1986
或许今天的Dior高级定制秀,只有名流才能拿到一纸邀请函。
但在34年前的天安门广场上,第一次在中国亮相的Dior却让模特们身穿皮草高级定制,直接在金水桥上露天走秀,任何人都可以停下脚步成为观众。
05. Wham! 1985
1984年,刚刚成军3年的威猛乐队,发表了那首直到今天依然在全世界传唱的圣诞金曲《Last Christmas》,在英国他们已然成了歌迷无数的人气王,但还处于尝试打开国外市场的瓶颈期。
这时,他们的幕后推手、传奇经纪人Simon Napier-Bell想出了一个奇招:让他们成为第一支访问中国的西方摇滚乐队。
其实,当时很多乐队都想来中国创造历史,滚石、皇后都在其中。而Simon深知威猛乐队的优势在于他们的视觉风格相比之下更阳光积极,用中国代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正经”。
经过和英国大使馆长达一年的沟通,Simon本人甚至提前来了中国数十趟,1985年春天他终于如愿以偿,威猛乐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唱会。
当晚,15000名对摇滚还比较陌生的中国人,见证了这次堪称刺激的跨时代演出。除了部分单位统一购票之外,对外售票达到了40元一张,而当时北京人均月薪只有90元左右,并且需要有单位的介绍信。
在演唱会的前半段,台下的观众显得过于冷静和拘谨,对于威猛乐队两个男孩带动气氛的跳跃和欢呼,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但到了后半场,年轻的学生群体开始不由自主地起身呐喊,彻底融入摇滚乐的情境里。
06. Cui Jian and ADO 1988
崔健作为中国摇滚教父的名声,如今依然无人不知,但他和ADO的传奇,却似乎越来越少被提起了。
这支1987年诞生于北京的乐队,在斯瓦希里语里是“朋友”的意思。除了崔健和他的老搭档们,还有两名使馆成员:匈牙利的贝司手巴拉什和马达加斯加的吉他手艾迪。毫不夸张地说,是ADO让北京乐迷开始接触到雷鬼、布鲁斯和爵士。
07. Laura Biagiotti 1988
罗马是巴黎之外的另一个高级时装之都,而最早把意大利时装带入中国的是一位女性设计师——被称为“羊绒皇后”的Laura Biagiotti。
她凭借一己之力把自己母亲在罗马的小裁缝店,扩张成了拥有世界影响力的成衣线,同名品牌Laura Biagiotti也成了最早一批由女性掌管的全球时装公司。
1988年,她在天安门前以清一色的中国本土模特阵容,展示了自己用丝绸、开司米制作的实用主义时装,成为最早在中国办秀的意大利设计师。
从此,舒适而优雅的“开司米”(音译cashmere,即为今天所说的山羊绒)开始出现在中国女性的衣橱里。
08. Pierre Cardin early 1980s
或许你对这位手插口袋走在天安门前的老爷爷有点陌生,但他的品牌中文译名“皮尔·卡丹”,却是我们父母辈青春记忆里时髦和讲究的代名词。
如果说同是巴黎时装传奇的Yves Saint Laurent是最早把高级定制的艺术带入中国的人,那么Pierre Cardin则铁了心要让中国人在日常穿着中接纳和热爱他的设计。
1978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时,Pierre Cardin还不得不以团体旅游的名义,就连他自己也无法想象,几年之后自己的时装设计便会在中国飞速普及。
“我去了许多地方,去看不同的工厂。中国人非常容易相处,跟他们在一起,你可以得到很明确的答案。一杯酒下去就会坦露心声,成了朋友。我觉得自己有点像马可·波罗,因为我们都充满冒险精神。”
进入1980年代,Pierre Cardin的店铺已经开进了中国各家百货大楼,也成为了一代中国人心中的法国时装的象征。与此同时,围绕Pierre Cardin还有另一个北京传奇——马克西姆西餐厅。
这家来自法国的会员制俱乐部,在巴黎就像一个小小的上流社交圈。在1981年被Pierre Cardin买下的两年后来到北京,装修施工全部由日本团队完成,成了国内最早的血统纯正的法餐厅。
Pierre Cardin不仅在马克西姆西餐厅展示自己的时装系列,还让这里渐渐成为了北京的流行文化沙龙,无论是早期的黑豹、唐朝乐队,还是姜文、巩俐这样的电影圈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年轻的身影。
09. Faye Wong 1993
王菲1990年代经典曲目《执迷不悔》的国语版,也曾经为特别拍摄过一支以天安门为画面背景的MV。身穿改良军装的王菲,穿行在天安门广场、王府井大街和前门等等北京地标之间,迎着夕阳,目光温柔。
这时的王菲在香港已是万人追捧的歌后,但身在熟悉的故乡,还依然像个喜欢到处闲逛的小女孩。
而MV后半段闪现出的一行手写字,似乎已经帮这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诉说出了这次回家拍摄的意义所在:“这古老的城市是我成长的地方。但我要离开它,才可以长大。”
10. Sleepless Night 2001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1年7月13日晚上的天安门前。那几乎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兴奋到无法入眠的炎夏之夜。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将成为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时,有大约40万人涌入夜色中的天安门广场,一起为了这个历史性的瞬间而狂欢庆祝。
11. Du Juan 2009
2009年10月刊的中国版《VOGUE》出版时,正是国庆60周年。整本杂志以“中国,红”为主题,梳理回顾了60年来属于中国人的时装时刻。
摄影师陈漫用她标志性的视觉语言,记录下了最早一批闯入国际视野的模特杜鹃,身穿红色丝缎连衣裙在天安门前、长安街上走过的瞬间。
而与此同时,出现在红色封面上的这件礼服,则融合了中国军装的领部设计和五星元素,是时装设计师Miuccia Prada专门为这期《VOGUE》封面而量身设计的。
12. Beijing Silvermine 1980s - 2000s
“北京银矿”这个听上去中国味道十足的摄影项目,其实来源于一个在北京居住了十年的法国人Thomas Sauvin。他偶然在北五环的一个回收站里,抢救出了成千上万张濒临销毁的彩色底片。
这些记录了普通中国人出生、童年、爱情、工作等等人生阶段的有趣图像,大多诞生在1985年到2005年之间,那刚好是数码相机流行前,胶片相机在中国家庭最普及的时光。
其中出现最多的照片,除了婚礼纪念便是在天安门前游玩的留影。无论是姿势、表情、动作五花百门的孩子,还是看上去刚坠入爱河的年轻情侣,站在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建筑物前,都仿佛是他们一生难忘的分水岭时刻。
✨ ... 🇨🇳 ... 🍭
还记得你小时候第一次
站在天安门前拍照的情形吗?
有没有坐在爸妈的肩头,
在天微微亮的凌晨看过升旗仪式?
祝71岁的祖国生日快乐!